AI 大牛 Michael Jordan 获 2022 年顶科协“智能科学或数学奖” AIIAW • 2022-11-18 14:45 • 人工智能 • 阅读 945 最近,又有一位 AI 大牛荣获大奖。 被誉为“机器学习之父”的美国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家 Michael Jordan,因其“对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作出了根本性贡献”获得了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颁发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WLA Prize)——“智能科学或数学奖”。 Michael Jordan 是机器学习领域的先驱,他通过在机器学习、概率学、统计学以及图模型这四者间建立联系,为机器学习奠定了数学与计算基础。这些领域的相互联系,不仅有助于促进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同时还提升了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数量。 他在机器学习领域工作了近 30 年,是真正将机器学习用于特定主题模型,如文本分析、图像分析的开创者之一。过去的十年中机器学习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得到爆炸式发展,如自动驾驶汽车、X 光片分析、蛋白质折叠预测等,都离不开基于他的研究所塑造的理论框架。 同时,他还为 AI 领域培养了大量顶尖人才,如 2018 年图灵奖得主 Yoshua Bengio,贝叶斯学习领域权威、剑桥大学教授 Zoubin Ghahramani,LDA 领域权威、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David M. Blei、斯坦福大学教授吴恩达(Andrew Ng)等人。 1 企业给科学家们颁奖 此次顶科协奖的颁奖典礼于昨日在上海举行。顶科协奖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发起,世界顶尖科学家发展基金会承办,红杉中国独家捐赠的国际性科学大奖,于 2021 年 11 月 1 日在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正式宣布创设。 顶科协奖每年颁发一次,目前设立了“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及“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个单项奖。每个单项奖金额为 1000 万元人民币,跻身全球奖励金额最高的科学奖项之列,同个奖项至多可由 4 名获奖者分享。 值得注意的是,该大奖由红杉中国出资 5 亿元独家捐赠,是中国首个由单一投资机构独家支持的国际性科学大奖。 红杉中国作为一个“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角色,在科技领域已经投资了许多企业,此次独家捐赠设立“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也是其在推动科技创新这一使命上的一大举措。 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称,一方面,对科技创新和科学精神的笃信已经深入红杉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全球科技进步正以加速度前进,红杉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加大对前沿科技和基础科学的支持力度。 企业关注科研、给科学家颁奖、与科学家合作传播科研突破,这已经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显著趋势。 昨天由腾讯举办的 2022 年腾讯科学 WE 大会也是一场企业链接科学家的盛会。腾讯科学 WE 大会是腾讯一年一度的全球科学大会,始于 2013 年,每年 11 月举行,今年是十周年。 腾讯为科学家们做了什么?作为一场非商业的大会,腾讯科学 WE 大会十年来面向公众分享最具突破性的科学发现和前沿思想,先后有霍金、彭罗斯、潘建伟、姚期智等 87 位全球顶尖科学研究者,就宇宙学、理论物理、生命科学、信息科技等前沿领域发表演讲。 图注:腾讯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在大会上发布“科技树” 本次大会现场,腾讯还首次发布了腾讯前海新总部正在规划建设中的一座永久性的科技馆,其中一个重要展项是一棵运用人工智能和全真互联技术打造的“科技树”。这棵“树”将以基础学科为根脉,呈现百年科学的发展脉络和突破性成果。 而且,这棵树本身也蕴藏着科技的成果,它运用了游戏科技的引擎渲染和腾讯 CDD 虚拟影棚拍摄技术,将科学家的演说和科技树的发布打造成了一场科幻大片。 不止腾讯科学 WE 大会,腾讯在推动科技进步这件事上已经有过不少行动。如 2018 年腾讯公司成立 20 周年之际,腾讯基金会宣布投入 10 亿元的启动资金,资助设立“科学探索家”。 2 企业「参与」科研的意义 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尤其是许多面向青年科学家的“养成系”资助奖项,如“微软学者”奖学金、谷歌博士生奖学金、Meta 博士奖学金、IBM 博士奖学金、亚马逊研究奖、百度奖学金、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等等。 以往,国家资金是科学家获得科研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但如今,科研经费的来源已经变得更多样化,来自企业的资助尤其显眼。 这给科学家们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基础学科和科学前沿的突破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提供的奖项资助能够缓解科研工作者的经济压力,让科研无后顾之忧。 另外,许多重要的科研突破都来自于跨学科和交叉领域,许多企业资助如今也更关注交叉学科的领域开拓,这从奖项的名称上就可见一斑,如顶科协设立的“智能科学或数学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等等。 不仅是经费本身,企业与科学家建立连接的好处还在于,企业处于技术落地一线,能带来跟学术界不一样的战略眼光,这能够让产业应用来引导有价值的科研。 同时,科研成果也需要更好的“翻译”和“桥梁”,各类大奖和科学大会的存在,为科学家们之间以及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建立了沟通渠道,能够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的传播,而且许多奖项都是面向全世界,强调国际性。 公益、中立、不求商业回报,如今众多企业资助科学家的项目都有着极好的立意和初心。在实际影响上,希望这些行动能真正起到激励科学探索、推动科学进步的作用,而不只是扩大企业的声望。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问请联系QQ:3164780! 赞 (0) AIIAW本站编辑 0 生成海报 中国 AI 的这次「合伙」,不止是大模型的胜利 上一篇 2022-11-16 11:10 2022 界面新闻 REAL 科技大会落地大湾区,聚焦中国创造之新浪潮 下一篇 2022-11-21 20:02 相关推荐 人工智能 OPPO「小布」的主动式智能进化 1.2K00 AIIAW 2023-03-14 人工智能 一张贺年卡里,能有多少尖端AI技术? 76700 AIIAW 2023-04-14 人工智能 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将在一个月后举办“人工智能日”活动! 2.0K00 AIIAW 2021-06-22 人工智能 当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2.8K00 AIIAW 2021-04-12 人工智能 零一万物 API 上线,用户反馈多模态中文能力超过 GPT-4V 67200 AIIAW 2024-04-09 人工智能 百度智能云:国内首个大模型数据标注基地,标注师100%本科学历 83500 AIIAW 2023-11-07 人工智能 芯片与航天创业者姚颂:25岁创业成功背后,不为人知的「至暗时刻」 1.0K00 AIIAW 2022-07-14 人工智能 多模态大模型初创企业“智子引擎”,近日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81900 AIIAW 2023-07-09 人工智能 王慧文仍在招兵买马,意向收购两家清华 NLP 校友公司 1.2K00 AIIAW 2023-05-23 人工智能 机器人落地「秘诀」:持续学习、知识迁移和自主参与 1.3K00 AIIAW 2022-06-08 人工智能 Hinton、LeCun、Bengio 与 Demis Hassabis一同获得 2022 年阿斯图里亚斯公主技术和科学研究奖! 1.3K00 AIIAW 2022-07-0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兴起没法用传统方法处理!其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 2.9K01 柔情一笑天 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