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下半年投资分析:AR、汽车电子和手机将会成为投资新机会!

一、智能手机:下半年疫情和需求复苏存在不确定性

出货量预测:荣耀的复苏将成为短期品牌格局的不确定因素

展望2021年,基于1)新冠疫情反弹导致智能手机需求下滑;2)信通院数据显示6月中国区5G渗透率已达77.1%,但二季度出货量却同比下滑26.1%,我们认为国内5G对于出货量的拉动并不明显,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同比增速有望达到4.5%,全球出货量有望达到13.4亿台,较IDC预测的13.8亿台(YoY:7.7%)与舜宇光学预测的13.0亿台(YoY:1.5%)处于中间水平。其中,我们预计中国市场21年同比增长1.2%,总出货量规模达到3.3亿台(舜宇光学预测:3.4亿台)。针对21年下半年,我们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6.8亿台,同比下降6.6%。

荣耀的复苏将成为国内市场格局的不确定因素。品牌的格局来看,各大品牌在上半年瓜分华为的市场份额。根据IDC数据,21年上半年海外地区(大中华区以外)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的品牌为三星、苹果、小米,出货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8.8%、24.4%、78.9%,;而21年上半年大中华区出货量增速前三的品牌为苹果(YoY 83.0%)、小米(YoY 66.6%)、vivo(YoY 44.3%)。我们认为,荣耀在全球的复苏将成为短期品牌格局的不确定因素。

印度的疫情可能将拖慢全球的恢复增速。分地区来看,在2018年和2019年,亚太地区(除中国和日本)一直是增速最快的地区,主要推动力来自印度市场。但2020年起,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发生倒退。2021年,Delta变种病毒重新在全球流行。受印度新冠疫情反弹的影响,我们预计2021年亚太地区(除中国和日本)将很难见到较大增长。

需求侧:疫情反弹影响全球智能手机需求,5G对国内出货量的拉动不明显

Delta变种病毒导致疫情有所反弹。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1年7月平均一周约有4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

疫情反弹带来的限制措施将抑制全球市场的手机需求。根据Counterpoint预测数据显示,疫情将致使印度手机市场2Q21出货量同比减少10%-15%,预计约为500万台。根据舜宇光学预测数据显示,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可达13亿,相比20年增长1.5%,但与其之前一次预期值相比减少5.8%。其中,中国市场将达到3.4亿,与20年相比相差较小;印度市场由于第二波疫情影响,出货量预计达到1.3亿,与20年相比减少13%。

抗疫、防疫措施使得工厂产能受限。全球手机市场亦将受到部分来自供应链的压力,近年来,苹果、小米、三星、OPPO、vivo 等头部厂商纷纷在印度建设工厂,本次印度疫情冲击下,部分供应链或将面临挑战。21年4月以来,印度疫情全面失控,截至21年5月6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人数已经超过40万;截至21年8月11日,印度累计确诊人数已达3207万。疫情影响下,预计印度手机市场将受到供给与需求的双重打击。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二季度中国区智能手机下滑明显,5G对出货拉动不明显。根据信通院数据,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同比下滑26.1%, 而另一方面5G渗透率在二季度末达到77.1%。

全球5G手机加速渗透,但缺少杀手级应用。20年受疫情影响多数国家5G建设进度低于预期,从5G手机渗透率来看,中美两国遥遥领先,欧洲、亚太(中、印除外)韩国、日本紧随其后,反观其他国家则相对落后,2020年度全球5G手机渗透率约只有15%(IDC数据)。预计21年下半年随着疫情控制以及经济的修复,各国5G建设将有序推进,由此带动全球5G手机加速渗透。但目前看,5G缺少杀手级应用,仍是用户换机时考虑的一项功能而并非换手机的原因。

华为受限导致安卓高端手机去年下半年出货放缓,小米在中国区市场从线上走向线下。 从价格带来看,我国安卓智能手机20年下半年的ASP下滑,安卓高端手机的出货量下降较快,我们认为这主要反映了华为受制裁后,部分高端市场的需求下滑。21年上半年,尤其是1Q21的中国安卓智能机ASP有所回升,主因小米、OPPO、vivo等国内厂商在华为受限后相应推出了高端机型。从渠道来看,小米等品牌正加强线下的渠道,增设小米之家,我们认为这体现了国内随着互联网红利的逐渐消退,厂商逐渐重新重视线下的零售场景。

供给侧:缺芯影响和疫情反复致使供给端产能不足,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先进制程芯片产能不足,缺芯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缺芯背景下,手机价格与产量将受到显著影响,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首先,手机芯片缺货造成供货周期拉长、价格上涨,上游成本增加背景下手机厂商可能将选择调整产品价格以作应对。其次,芯片缺货将显著影响各厂商手机产能,以目前缺货比较严重的华为Maxte X2、小米11为例,5nm制程芯片的严重短缺造成上述机型产能不足,出货量显著受限。而根据Counterpoint预测,苹果在2021年5nm制程晶圆中占据全球53%份额,借助自身供应链优势,苹果的芯片供应情况较其它厂商更加乐观。此外,芯片短缺亦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大品牌凭借供应链优势相较于中小品牌更易获得芯片供给。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品牌份额分析:小米有望实现份额提升

分品牌来看,21年智能手机竞争格局或迎来新一轮调整,小米份额有望提升。随着美商务部针对华为的政策限制步步收紧,华为难以获得稳定的芯片供应,手机出货量自3Q20以来断崖式下滑。同时,为应对芯片断供,荣耀剥离成为完全独立的品牌。在此背景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格局或将迎来重塑,华为减少的市场份额被其余头部品牌快速瓜分。根据IDC的最新数据显示,2Q21全球智能手机CR5达到70.5%,华为出货量跌出前五。

荣耀:荣耀已成为独立品牌,完成了全产品线布局

自20年第二季度华为遭遇芯片制裁后,其全球市场份额持续下降,不断被vivo、OPPO和小米等品牌瓜分。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年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市场份额达14.4%,仅次于三星的19.5%,位居世界第二。此后华为市场份额不断下降,21年第二季度仅为2.8%,跌出世界前五,其市场份额被其他品牌瓜分。

目前荣耀已完全从华为独立,于今年5月与高通达成战略合作,6月推出了基于骁龙芯片自主开发的首款高端产品荣耀50系列。与此同时,荣耀完成了全产品线布局,包括极致科技的Magic系列,悦享科技的数字系列,普惠科技的X系列和线上品牌Play系列,将与其他品牌共同竞争。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小米:依托“小米之家”,双品牌并行战略助力小米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小米坚持小米红米双品牌并行战略,小米主攻中高端市场,红米则聚焦中低端市场。小米品牌推出Mi 11 pro,Mi ultra与MIX fold三款机型,主攻3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具有一定的品牌溢价能力;红米品牌走性价比路线,聚焦中低端市场。

自成立红米品牌布局中低端市场以来,小米品牌不断向高端市场进军,在这个过程中小米旗舰机的价格也在不断提高,从小米8的2699元攀升至小米11Ultra的5999元,高端化的过程中小米不忘初心,依然坚持性价比为王的战略,获得大多数“米粉”们的认可,目前来看小米整体高端化进程较为顺利,ASP提升可观。

海外布局方面,截至2020年底,小米手机产品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中占据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前五名,除了印度与东南亚地区外,小米也在加速欧洲市场的开拓,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自20Q2以来小米欧洲市场份额便维持在前三,后续随着欧洲市场的进一步渗透,小米手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量价齐升。

小米积极拓展线下渠道,建立“小米之家”门店。小米小店退出舞台后,小米将其线下门店统一为小米之家,包括其所有直营和合作门店。自2020年11月,小米线下门店“小米之家”持续高速扩张,每月均保持1000家左右的新增数量,截止2020年底小米在中国大陆的零售店数量超过3200家,截止21年4月其门店总数已超过5000家。与此同时,高速扩展的线下渠道将有利于小米渗透其相对薄弱的下沉市场,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苹果:基于畅销能力突出的iPhone系列产品,苹果积极发展其软硬件生态圈 iPhone 12成为2020年Q4销量冠军,iPhone 13目前看升级不大。新款iPhone12系列原本预计于2020年9月份推出,由于疫情影响,其首次发布时间为10月。根据IDC数据显示,苹果在 20 年第四季度的手机出货量超过 8700 万台,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冠军。并且,在20年全球手机单品销量排行榜中,iPhone12 系列便有 3 款手机均登上该榜单,分别排行第三、第七和第十,再次证明其畅销能力。相比于过往产品,iPhone12主要的改变体现为升级5G支持、直角过渡的中框及优化摄像头等。苹果预计于21年9月推出iPhone13,将继续提高芯片性能与屏幕刷新率等,但根据DigiTimes目前数据显示,iPhone13较上一代创新性升级相对较少。

苹果公司凭借自身智能手机的系统生态,实现软硬件业务协同推进。与其他手机公司相比,苹果公司更加注重自身软件业务的培育,通过智能手机业务带来的庞大用户基础,苹果实现在音乐、视频、云服务、应用商店等软件服务领域收入快速增长,根据苹果21财年Q2季报数据披露显示,公司平台上所有服务的付费订阅量超过6.6亿,同比增加1.45亿。与此同时,这些围绕IOS平台培育的各种软件应用又会显著增加苹果智能手机的用户忠诚度,使得苹果手机用户粘性远高于其他安卓手机。

除了智能手机业务外,围绕IOS系统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以及平板电脑业务同样延续强势表现,根据苹果21财年Q2季报数据披露显示,苹果可穿戴设备、Mac以及iPad业务新增用户占比均超过50%,随着用户苹果产品的不断增多,其对于IOS生态中枢——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也会更强。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其他安卓品牌:三星、OPPO、VIVO等

三星:西欧运营商份额提升。三星过去多年在全球拥有第一的市场份额,2020年,由于华为份额的下滑,三星在欧洲运营商中重新获取了华为部分市场份额。但由于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增量空间较为有限,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成熟市场,因而在多地区的存量竞争中,三星的市场份额也正受到小米、OPPO、传音等中国品牌的冲击。

OPPO、vivo:持续出海战略,中国市场重回线上。由于中国市场规模增长放缓,OPPO、Vivo在过去的几年都在持续出海战略,在新兴市场和欧洲都获得了一些成功。同时在中国市场,由于OPPO、vivo的主要战场在线下,目前也正在尽力通过布局线上渠道、与电商品牌融合等方式拓展线上的市场份额。

二、配件:TWS耳机竞争加剧,手表健康功能完善有望加速终端渗透

2020年AirPods全球出货量近2亿部,但非A品牌发力致TWS竞争加剧

配件方面,TWS耳机作为语音交互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出货量快速增长,同时当前渗透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预计21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根据IDC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TWS耳机的出货量还只有35万副,2018年快速增长至2524万副,2020年达到1.97亿副。

TWS耳机的广阔前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入场,竞争愈发激烈。目前来看主要参与者有三大类:(1)传统专业音频厂商,如漫步者、BOSE、万魔声学等;(2)手机品牌厂商,如苹果、华为、三星等;(3)低端白牌厂商。其中TWS高端市场份额集中,根据IDC数据,1Q21苹果占据79%以上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Beats、Jabra等传统音频厂商也占有一席之地;中低端市场竞争较为剧烈,$0-$50价格段的市场内,小米、OPPO、realme、一加等国产手机品牌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

现阶段TWS耳机市场可以对比华强北山寨机兴起的时期,低端廉价的白牌产品市场扩张迅速,短期内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的剧烈程度,但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升级以及耳机手机协同效应进一步放大,预计未来竞争格局会逐步改善,市场份额逐渐向头部手机品牌厂商集中。

健康检测打造智能手表差异化产品属性,融合IoT生态全面拓展消费群体 从2014年苹果推出初代智能手表(定位于全方位的健康和运动追踪设备)以来,随着eSIM卡的普及,智能手表开始脱离手机配件的身份转型为独立的可穿戴设备,能够支持用户在无手机配套的状态下实现通话、钱包支付等功能,且加入无线充电、心率测试等功能也进一步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产品需求。

苹果不断拓展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领域的功能,开启健康IoT新纪元。2018 年9月,苹果发布Apple Watch S4,开始在已有的健身记录圆环、心率通知等功能外增添摔倒检测和心电图(ECG)等健康监测功能;随后,苹果在2019 年 9 月发布的 Apple Watch S5 中再次拓展听力、女性健康、心脏和运动等健康监测领域的研究。2020年9月,苹果还在Apple Watch S6引入血氧测量、睡眠监测、家人共享设置等功能,继续强化健康检测、健康咨询服务功能,并通过搭载超宽频U1芯片实现与搭载U1芯片iPhone 11/12系列、Homepod Mini等智能终端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方位连接。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硬件升级同时优化软件配套,进阶完善智能手表健康服务功能。除硬件端的功能升级外,苹果还在2020年秋季发布会中推出了Watch OS 7,新增家人共享设置功能,用户可通过 iPhone 为孩子和老人们的 AppleWatch 配对,并对每只手表进行管理以保持家庭联络及时、畅通。此外,该系统可配合睡眠类App,利用手表自带的加速感应器侦测呼吸时的细微动作,以此分辨睡眠和苏醒状态,记录用户睡眠状况。根据Engadget消息,FDA已批准销售一款名为NightWare的苹果手表应用程序,可基于智能手表的运动和心率数据判断佩戴者是否处于噩梦中并通过震动腕带唤醒噩梦,从而帮助治疗由PTSD等疾病引起的噩梦。由此可见,软件服务的优化可在硬件升级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智能手表的健康服务功能。

自第一代Apple Watch发布以来,苹果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由2015年的1162.75万部增长至2020年3650.81万部,其中2020年同比增速达到38.66%。分季度来看,4Q17、4Q18、4Q19以及4Q20均凭借新机发布创下当年出货量及当年全球市场份额新高。4Q20苹果智能手表全球出货量为1438.24万部,同比增长45.81%,主要受益于Apple Watch S6的推出;4Q20苹果在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中占比达到39.02%。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医疗级资质认证带来差异化竞争优势,乐心、歌尔前瞻布局引领行业升级新方向。除传统3C品牌外,本土品牌乐心曾于2019年12月推出医疗级心电健康手表H1,是我国首款完成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认证的ECG心电监测智能手表(苹果Apple Watch心电图功能未取得CFDA认证因此其检测结果不被中国大陆医疗机构认可),可针对心血管疾病提前预警,并与医院合作提供线上医疗服务。根据麦姆斯咨询2020年11月9日讯,歌尔自主研发制造的带有ECG功能的智能手表参考设计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认证的产品注册证和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由此可见,智能手表作为有别于手机的移动独立智能终端,医疗级已成为各品牌厂商争相布局的新方向。

苹果聚焦高端产品引领智能手表行业增长,同时其他品牌主打中低档价位拓展消费群体,增势很快。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达到1.06亿部,同比增长14.89%;1Q21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2642.63万部,同比增速达到54.06%。分地区来看,出货量占比最大的地区为中国和西欧,中国以31.68%的份额位列全球出货量占比第一,位于第二的西欧贡献出货量的19.15%。分产品来看,苹果在市场份额上保持绝对优势,华为、三星、佳明、华米、Fitbit等其他品牌增长迅速,CR5在1Q21达到64.51%;苹果与佳明产品均价维持在350美元以上,聚焦高端系列产品,其他品牌主打中低档价位产品。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全球智能手表销量有望于2021年重获20%以上增长,主流品牌凭借产品及生态优势抢占份额利好供应链。尽管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或因新冠疫情蔓延影响增长乏力,但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检测应用的关注度提升、终端产品创新、配合价格下探持续拓展消费者群体,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有望达到1.88亿部,对应2022-2025年CAGR为10.05%。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传统主流手机品牌有望凭借已有的客户基础以及与智能手机软件升级配套所构建的生态壁垒,持续提升终端市场份额,进而为其供应链从材料、元件到模组、组装各个环节的企业带来业务增量。

三、PC:“宅经济”持续催化,全球PC终端需求增势短期有望延续

“宅经济”驱动全球PC需求增长的趋势延续,2Q21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10.11%。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及2021年初海外疫情加剧的背景下,居家办公、居家上课、居家娱乐等需求驱动全球PC出货量快速提升。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PC出货量4.66亿台,同比增长13.02%,主要来自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2Q21全球PC(包括台式电脑、工作站、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出货量1.25亿台,同比增长10.11%。

全球台式电脑市场景气度回升,2Q21全球台式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5.88%

根据IDC数据,2Q21全球台式电脑出货量2063万台,同比增长15.88%,同比增速达1Q16以来历史新高。根据IDC数据,2Q21联想、戴尔、惠普分别以20.67%、18.84%、15.31%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台式电脑市场前三位,且联想、惠普、戴尔的市场份额高于其他厂商,全球台式电脑市场呈现“三强争霸”的竞争格局。

受益于新冠背景下的居家办公及上课政策,2Q21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12.28%

根据IDC数据,2Q21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6195万台,同比增长12.28%。从2Q21出货量的角度看,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主要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联想、惠普,分别以24.62%、24.20%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前两位;第二梯队为戴尔,以15.21%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三;第三梯队为苹果、宏基、华硕,分别以9.13%、8.65%、7.43%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四、五、六位;第四梯队为华为、三星、微软等厂商。

2Q21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3.92%,苹果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根据IDC数据,2Q21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4040万台,同比增长3.92%。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竞争格局较稳定,2Q21苹果以32.03%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三星、联想、亚马逊、华为(包括荣耀数据)以20.27%、11.67%、10.73%、7.23%的市场份额位居二至五位。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四、软硬件升级重启VR强劲需求,AR商用发力C端加速生态构建

VR/AR作为元宇宙硬件载体,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

未来VR/AR将成为消费电子创新性应用终端的重要方向之一。消费电子行业经历了从主机、PC、手机等智能终端形式的迭代,已随着VR行业兴起进入到全新阶段。我们认为,未来消费电子创新性应用终端的重要方向之一即为用于娱乐、社交的VR设备。根据IDC的预测数据显示,20至24年VR设备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8%,成为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市场。

VR/AR有望取代智能手机作为新一代人机交互设备,成为元宇宙的硬件载体。从2018年的电影《头号玩家》,到2020年4月美国某说唱歌手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虚拟演唱会,元宇宙(Metaverse)逐渐成为虚拟现实的重要概念。元宇宙作为能够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娱乐体验和内容社区综合体,是人类未来数字化生产活动的场景,VR/AR技术将作为其硬件载体,实现基于虚拟现实融合、通过脑机互联的人机交互。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以VR/AR为载体的简化信息/指令输入媒介将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重要终端。通过该种方式读取人类脑电波,从而成功实现人机交互,将成为构建虚实共生的数字化生活的基础。

VR:硬件升级及内容开发重塑VR产品形态,社交属性彰显强化生命周期

第一阶段(2010-2014):萌芽期。自2010年第一台Oculus Rift原型机问世开始,全球VR产业便从模型构建开始进入实战阶段,Facebook、Google、索尼、HTC、三星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研发大厂纷纷加码。作为全新形态的消费电子娱乐终端,VR热潮快速袭来。

第二阶段(2015-2016增长,2017-2019低迷):快速增长期,随后衰退受制于用户体验。根据IDC数据,2016年全球VR出货量同比攀升383%至904万部,达到历史的峰值。然而,受制于硬件(光学元件、芯片、显示屏)、软件(游戏内容)以及网络环境(时延)等因素,终端用户的佩戴体验以及游戏体验不佳,2017年全球出货量开始逐年下降,全球VR市场进入低迷期。

第三阶段(2020-现在)技术和生态逐渐成熟,疫情推动增长:2019年起,随着网络环境升级(5G高速网络有效降低时延带来的眩晕感)、硬件设备不断成熟(引入菲涅尔透镜、Fast LCD、VR专用芯片等提升设备清晰度、减轻设备重量、优化视场角及沉浸感等),以及软件产品优化(开发者更懂得如何针对VR终端特点开发游戏),VR产品体验显著提升。在此基础上,受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疫情蔓延催化,消费者居家时间延长、娱乐需求提升,VR再次成为热门娱乐终端,具有超强沉浸感的新品热门游戏《半衰期》的发布更进一步彰显了VR社交属性,从而加速了VR产品在终端的推广。

STEAM的VR用户数攀升,VR迎来新机遇。根据Steam官网数据,2020年3月起Steam平台VR在线用户数量大幅攀升,3至4月平台VR用户数分别为25.58万人(MoM:49%)和45.29万人(MoM:77%),占Steam平台用户总数的比例为1.16%和1.91%。虽然4月上旬开始平台用户日活数据有一定回落,VR用户占比却在4月至5月维持高位。2020年7月VR用户占比达到历史新高1.93%,11月再次达到新高1.96%。2020年在Steam平台首次体验VR游戏的用户超过170万;PC上的VR游戏销量同比增长32%,新品游戏《半衰期》的发布使销量增长数字额外高出39%,合计达到71%。2021年3月VR用户占比2.3%达到历史高点,以平台同时在线用户数测算得到的VR用户数峰值为61.76万人。

我们预计2021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有望超过1000万台。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VR出货量同比增长2%至555万部,是2017年出货量连续下降以来首次重回正增长;其中美国地区VR出货量同比增长58%至284万部,约占全球的51%,较2016年美国地区VR出货量全球占比大幅提升23pct,引领全球VR需求复苏。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Facebook: 自2014年开始布局VR业务,投资收购软硬件公司不断强化技术储备。作为目前全球VR产业龙头品牌,Facebook早在2014年便收购Oculus开始布局VR业务,2016年收购InfiniLED、FacioMetrics等硬件厂商,并先后于2016年、2019年推出VR头显设备Oculus Rift、无线版VR一体机Oculus Quest 1。在此基础上,Facebook于2019年至今开始加强计算机视觉、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布局,陆续收购Beat Games(热门VR音乐节奏游戏《Beats Saber》的开发工作室)、Ready At Dawn、Downpour等,以不断提升其自身在VR领域的软件开发能力,从而通过软件产品强化用户黏性。

天时地利人和成就Oculus,4Q20全球VR出货量份额高达80%迎高光时刻。2020年9月Oculus推出Quest 2新品,头显重量仅503克、刷新率高达90Hz、搭载高通骁龙VR专用芯片XR2、分辨率较上一代高50%、具备更大内存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而售价仅299美金,性价比显著提升。

得益于天时(疫情催化提升VR用户兴趣,社交属性加速终端推广)地利(Oculus品牌具备一定用户基础、同期未见强劲竞争新品)人和(单眼分辨率、刷新率、处理器以及重量显著优化)等催化,Oculus凭借Quest 2的发布于2020年一举拿下全球VR市场63%的出货量份额,销量达到347万部,远高于其在Oculus Rift及Quest 1发布当年的销量(2016年39万部,2019年170万部),其中4Q20 Quest 2新品发布后的Oculus单季全球出货量/销售额市占率高达80%/77%(根据IDC)。

Quest 2发布后,Oculus于2021年4月通过软件升级将产品刷新率从90Hz提升至120Hz,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同时,3月8日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在接受英文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专访时提到,Facebook 已在研发 Oculus Quest 迭代版本新品,或具备眼动追踪、面部追踪等特性。此外,马克·扎克伯格在采访中还提到Facebook将延续低产品售价策略围绕社交体验制定商业模式,并通过价格下探继续扩大用户基数,从而基于当前社交媒体网络创造更多用户加入虚拟世界的社交机遇。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索尼:宣布新一代VR系统将登陆PS5,看好PSVR第二代换机潮需求。除Facebook外,根据快科技讯,Sony第五代家用式游戏机PS5已于2020年5月发布、反馈良好,且索尼已于2021年2月23日宣布新一代VR系统将登陆PS5,并将通过全面加强分辨率、视野、追踪和输入等各方面表现优化用户体验。考虑到索尼自初代PSVR发布后至今已有超过5年,2016-2020年索尼VR累计出货量达546万部(根据IDC数据),2020年全球销量受换机潮临近需求减弱以及Quest 2发布的影响大幅减少,但基于良好的用户基础,我们认为PSVR第二代换机需求仍较强劲。

与此同时,国内地区本土品牌Pico/DPVR亦呈现终端快速普及态势。2019年大朋VR发布新品VR一体机P2与P2-S行业版,P2系列是当前全球首款搭载10nm移动VR专用核处理器高通骁龙XR1以及京东方定制快闪屏的VR一体机。2019年及2020年DPVR全球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68%/61%至23/37万台。2020年DPVR中国区出货量占比为69%。

2019年3月27日,Pico发布VR一体机G2 4K,标志着4K VR时代全面来临。Pico G2 4K采用骁龙835的CPU,4GB LPDDR4X 1866MHz内存,支持256G Micro SD卡扩展,另使用32G USF 2.1的闪存,完全满足电视、电影、游戏需求;分辨率则从G2原有的2880 x 1600基础上升级为3840 x 2160,PPI从G2原有的616升级为818,在画面上更加清晰,场景显示上更为细致。在Pico新品的驱动下,2019年其VR产品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89%至34万台;2020年全球出货量为33万台,同比基本持平。2016至2020年Pico中国区VR产品出货量占比由100%逐年降低至77%。

2021年5月10日,Pico发布最新一代VR一体机Neo 3,均搭载高通骁龙XR2平台,与骁龙835移动平台相比,该平台实现了2倍的CPU和GPU性能提升,6倍的分辨率提升,以及高达11倍的AI性能提升。同时,Pico Neo 3采用4K级高清LCD液晶屏,屏幕刷新率高至90Hz,未来将支持120Hz,实现了高沉浸式视听体验;为满足不同头型及瞳距用户需求,除了与前代类似对中国用户脸型及佩戴眼镜有更好的兼容外,Neo 3还在视觉兼容性方面增加了58/63.5/69mm三档物理瞳距调节。另有更精准的多广角相机空间定位追踪加超流畅光学手柄追踪,在复杂环境下仍能实现稳定精准的6DoF追踪。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纵观当前全球VR发展现状,我们认为Quest 2的成功证实了VR作为新一代消费电子娱乐终端的市场发展潜力,新冠疫情蔓延、消费者居家时间延长重启市场对于VR产品的消费兴趣,而与此同时VR硬件产品的不断成熟、以及针对VR产品形态更具娱乐性的游戏内容开发使得VR用户体验得以全面优化,成为VR需求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地区快速放量的重要原因。

AR:技术进步下B端应用需求攀升,C端加速生态建设本土企业有望超车

AR眼镜有望成为继手机之后的主流智能终端,科技龙头企业纷纷加码。AR(Actual Reality,增强现实)因能够通过图像、视频、3D模型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基于真实环境的补充或增量信息,相较于VR设备应用场景更为丰富多样而被认为有望成为智能手机之后主流的智能终端,谷歌、苹果、百度和阿里等科技巨头纷纷加码发布AR开发平台,其中苹果还开始在其手机、iPad等设备上加入LiDar摄像头为AR实景交互构建应用生态。同时,三星在CES 2020的Gait Enhancing&Motivating System(运动分析和培训平台)系统演示中首次展示了其AR眼镜。2020年9月Facebook表示公司开始“Aria项目”,给数百名员工配备可以记录所见所闻的高科技眼镜,并有望在2021年推出一款由雷朋设计的“智能AR眼镜”。

AR眼镜B端应用需求攀升,2021年HoloLens拿下美陆军219亿美元AR订单。尽管受AR眼镜光学模组元件工艺复杂、成本高昂限制,目前的AR应用仍集中在B端,但随着2014年谷歌AR眼镜Google Glass、2015年微软HoloLens 1、2018年Megic Leap One等一系列AR眼镜发布至今,我们看到B端的应用需求已有显著增加。根据Uploadvr,2018年微软Hololens与美国陆军签订4.8亿美元订单(将为军事人员配备HoloLens原型机,以四个增量采购大约2500个IVAS原型),2021年再得219亿美元订单(将在10年内为美陆军提供12万套AR头盔)。

与此同时,国产AR公司近年也实现了突破。2016年,亮风台发布双目一体AR智能眼镜HiAR G100,是国内首款真正实现量产的AR眼镜;2019年推出双目AR智能眼镜HiAR G200。2019年Nreal Light Dev Kit首发,2020年Nreal完成4000万美元的B1轮融资, 发布面向韩日市场的旗舰产品Nreal Light。2021年3月Nreal宣布完成B2轮融资。视涯技术则从2018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到2020年11月正式完成第一批批量订单的交付,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蜕变。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AR眼镜的成像效果决定了用户体验,而镜片的光学系统便是决定AR眼镜成像效果的关键。根据vittimes数据,AR眼镜结构简单,其中光学显示模组成本占AR眼镜总成本的50%左右,可见光学系统的性能对于AR眼镜的成像效果至关重要。根据AR眼镜所用光学原理不同,目前常见的显示方案主要为棱镜、自由曲面、Bird-bath和光波导4大类。其中,自由曲面是一种有别于球面或者非球面的复杂非常规面形,即用来描述镜头表面面形的数学表达式相对比较复杂,往往不具有旋转对称性,显示器发出的光线直接射至凹面镜/合成器并且反射回眼内;Birdbath方案中的光学设计是把来自显示源的光线投射至45度角的分光镜上,从分光镜反射回来的光线弹到合成器上,可以把光线重新导向眼睛。

光波导被视为满足AR眼镜成像需求的主流解决方案,这主要是因为光波导能够实现光的全反射,即光机完成成像后,将光耦合进入波导的玻璃基底,通过“全反射”原理将光传输到眼镜前方,再释放出来。光波导的“全反射”在保证成像清晰、图像对比度高的基础上,还能为用户提高较大的视场角FOV。光波导又可分为衍射光波导和阵列光波导,其中阵列光波导镜片采用光学冷加工工艺,玻璃材料经过多道工序才可加工完成,工艺复杂,加工耗时,成本难以降低;衍射光波导主要有表面浮雕光栅波导方案和体全息光栅波导方案,浮雕光栅波导方案虽然具有大视场和大眼动范围的优势,但是也会带来视场均匀性和色彩均匀性的挑战,同时相关的微纳加工工艺也是巨大的挑战,生产成本较高,量产难度较大。

对比2014年至今各品牌的AR眼镜参数,目前使用光波导方案的产品中,尽管HoloLens2 的FoV大,但其价格更高;Magic Leap One和国产厂商亮风台的HiAR G200价格相近,但亮风台产品头戴端仅重80g,轻薄便携的特性有助于其获得更好的推广。此外,中国产厂商Nreal、影创科技(Shadow creator)由于主要采用自由曲面和Bird-bath,产品重量分别只有88g和120g,从产品来看成像效果相对于棱镜类方案也已有显著优化,售价均低于5000元。

C端AR眼镜有望作为手机配件通过与运营商合作模式加速终端推广。根据Nreal官网,目前产品结合手机可实现观看电视、游戏等多领域的应用,例如使用者可从360度视频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内容,在大屏幕上(如电影院)欣赏;游戏方面,在《ZombieBomber AR》中,玩家可以用手机作为控制器来向僵尸投掷炸弹。2020年,Nreal联合韩国LGU+、日本KDDI等海外头部运营商相继发布了面向韩日市场的旗舰产品Nreal Light,将首先通过LG U+官网在韩国市场搭配三星Note20、LG Velvet手机与LG U+ 5G数据套餐绑定销售。根据36氪,最新数据显示韩国用户平均每天使用Nreal Light近1小时,重度用户(前20%)的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Nreal light作为手机配件的商业化模式有望持续拓展C端市场。

AR产业发展至今硬件能力已有显著提升,本土企业各有所长。从需求放量的B端军用AR头盔到重量、成本持续下探的C端AR眼镜和车载AR-HUD,我们看到经历了十年发展,随着海内外科技巨头加码AR产业、布局AR平台开发,全球AR产业硬件端能力已有显著提升,本土企业亦有全面布局:歌尔具备基于衍射光栅的全息波导AR镜片从纳米压印到模组装配全工艺流程量产制造服务能力;水晶光电与DigiLens开展合作向其提供光波导镜片和整体光学显示模组;灵犀微光全球范围内率先量产低成本光波导镜片;珑璟光电国内率先实现阵列光波导量产、正积极布局衍射光波导研发。此外,还有全球首家在12寸晶圆上生产OLEDoS显示器的近眼显示解决方案供应商视涯技术。

五、汽车智能化成为消费电子交互形态的下一发展方向

趋势1:科技公司积极布局智能汽车,成为消费电子领域重要战场

科技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成为消费电子领域重要战场:作为科技驱动型行业,随着芯片算力的提高与成本功耗的下降,智能汽车行业态势不断重塑,以苹果、华为、小米、OPPO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正积极布局智能汽车行业,对传统厂商和Tesla等造车新势力产生冲击。

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碳中和背景下的大势所趋:根据乘联会数据,21年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14.8%。根据 Canalys 预测,2030年全球每年新售乘用车中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到 50%。21年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一方面,我们认为在“双积分”等政策推动下,我国电动车普及率将快速提升,推动智能驾驶多场景持续渗透,另一方面,在补贴退坡、产能规划等政策约束下,产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产业升级将更加成熟有序。短期来看,智能汽车的持续升级将伴随着硬件军备竞赛,车用传感器、自动驾驶芯片、汽车电池等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受益。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目前汽车行业格局分散,长期或将进行整合。随着苹果、华为、小米等公司纷纷宣布加入智能汽车新领域,传统汽车公司和 Tesla 等造车新势力再次迎来新入局者的竞争。汽车的电动化将大幅度简化汽车结构,使得汽车行业逐渐与智能手机行业趋同发展。根据我们的估算,目前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约为 2.5 万亿美元。我们认为,未来汽车产业将在竞争中进行整合,并且随着汽车与手机的不断趋同,两个行业逐渐形成一个接近 3 万亿美元的智能硬件市场。

趋势2:软件业务将成为中短期重点,相关公司有望先受益

依托软件业务,无人驾驶有望飞跃式发展。过去十年,软件服务促进了移动互联网公司的飞速发展,涌现了移动支付、网上购物、在线社交等商机。因此,在智能汽车行业,我们同样认为软件服务将成为其未来的关键商用领域。高清地图、智能算法等软件业务将成为中短期重点发展方向,进而催生如新型出行方式、社交、游戏、内容等供应商。

汽车行业将迈入水平分工模式,硬件能力为智能汽车OTA 升级打下基础。目前特斯拉采取的是集设计、制造、芯片、软件等一体的垂直整合商业模式,但基于我国的新四化背景,我们认为汽车行业将从垂直整合走向水平分工,分别会出现制造、操作系统、芯片等供应商。其中,传统汽车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方面几乎没有配置,行业摄像头的渗透率不足2个,但对于新能源汽车,传感器和算力均有较快增长。因此我们认为,硬件能力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为后续OTA升级提供可能。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六、舜宇光学科技-车载业务增长空间几何

汽车板块成为新增长驱动

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光学应用和舜宇业务打开广阔市场空间。舜宇坚持贯彻管理层于2004年初提出的“名配角”战略,充分沉淀行业专业知识,积累“名角”客户。目前,舜宇以最大市占率领跑车载镜头市场。我们认为公司车载业务将驱动公司业务不断增长。

车载镜头市场与手机镜头市场演进路径相似

我们认为碳中和承诺使电动汽车加速普及,为汽车智能化打下坚实基础。光学应用在汽车智能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到L5级自动驾驶汽车,单车镜头及其他传感器数量以及功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与智能手机的演进路径相似。

技术创新构筑护城河,带动汽车业务快速增长

由于车载配件对光学元件的精度、可靠性与一致性要求较高,汽车光学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舜宇通过不断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在汽车行业建立优势。截至2020年,公司已完成两百万像素混合前视车载镜头的研发,攻克了含塑型镜头组温度稳定性的技术壁垒。公司还完成了百万级像素智能汽车前照灯镜头组和八百万像素前视/侧视/后视车载摄像模组的研发。我们认为舜宇会像近年来在智能手机业务中一样,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把握汽车行业机遇。

在车载镜头板块,舜宇连续八年以超过全球30%的市占率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其主要客户包括奥托立夫(ALV US)、博世(BCSHF US)、大陆集团(CON GR)等一线汽车安全厂商。公司产品被宝马(BMW US)、戴姆勒(DM GR)、大众(VOW GR)等整车厂广泛使用。舜宇还在发展其他汽车传感器和激光雷达、HUD和智能思维地图等解决方案,我们预计这些产品将在短期内交付。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于汽车光学行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发展汽车板块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实现舜宇2.0升级。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车载摄像模组方面,截至2020年,舜宇已完成八百万像素前视/侧视/后视车载摄像模组的研发,部分产品已实现量产。其他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HUD和智能LED前照灯)方面,舜宇积极扩张产线并与知名客户合作。我们认为该板块产品已接近量产,有望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资深管理团队实现前瞻性布局,为公司把握多重发展机遇

舜宇管理团队在1984年发迹于浙江的一家小工厂,在2004年制定多项核心战略,为公司现在的成功奠定基础。公司管理团队抢先布局手机镜头、摄像模组、3D影像等市场,为公司捕捉到智能手机市场机遇。同时,该团队在2017年前进军车载镜头市场,助力公司占据汽车电动化先机。

富远见、重研发,推动持续创新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截至2020年底,舜宇拥有四个研发中心,分别位于上海、浙江、韩国和美国,这为公司不断探索市场新机遇和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提供支撑。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智能手机板块仍为中期利润核心驱动力

虽然行业整体正在迈向成熟阶段,由多摄、潜望式镜头和3D影像等新技术引领的手机光学创新仍在持续。我们预计随着手机规格升级,单机镜头数量和单机价值将持续上升。

镜头:加入苹果供应链为公司打开增长空间;中低档产品平均售价承压 随着瑞声科技、欧菲光等行业新星涌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智能手机镜头平均售价面临下行压力。但我们认为舜宇有望成为苹果镜头供应商,其镜头平均售价和毛利率将接近大立光,我们认为这为公司带来积极前景。

七、瑞声科技-光学业务和汽车业务带来增长机会

光学业务景气向上,玻塑混合业务开始贡献成长

瑞声科技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光学业务。公司在1Q21完成首个1G5P WLG混合镜头量产项目,被Redmi K40游戏版采用。我们认为,由于塑料镜头升级缓慢,智能手机厂商可能会转向混合镜头等新解决方案,给行业带来结构性变化。凭借在WLG技术方面的独特优势,瑞声科技或可从趋势中受益,在不确定性中抓住机遇,实现光学业务的高增长。

塑料镜头升级遭遇瓶颈;混合镜头渗透率上升

安卓设备塑料镜头升级进展缓慢。在过去的十年中,为提高进光量和图像分辨率性能,安卓设备的塑料镜头数量不断增加,以满足消费者对更好的拍摄体验的需求。由于制造难度随着镜头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上升,而高端塑料镜头已进入7p时代,良率低导致高成本,手机厂商不愿采用新方案。

此外,随着镜头数量增加,整个模组变得越来越厚,影响整体外观和成本,导致手机制造商开始探索替代解决方案,这为混合镜头的渗透带来不错的窗口期。根据我们的估算,1个镜头从塑料到玻璃的更换成本在4元左右,低于6P和7P之间的价格差(良率底造成价格差大),这为手机制造商提供了以某种方式以较低成本提高图像质量的替代机会。

十年深耕,构筑WLG优势

瑞声科技从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光学,积累行业经验,打造行业壁垒。瑞声科技于2009年收购日本镜头设计企业ISQR,2010年为发展WLG技术收购了Kaleido。瑞声科技认为混合镜头有望成为行业新的爆发点。 经过十年的行业深耕,公司首个WLG项目已于1Q21实现出货。首款搭载1G5P WLG混合镜头的智能手机Redmi K40已上市,成像质量优秀。

目前1G6P产品在研,混合镜头业务有望推动公司的长期增长。根据瑞声科技的1Q21业绩演示资料,公司的1G6P(1片玻璃镜片+6片塑料镜片)项目已进入与客户密切讨论和产品开发阶段。公司设计的1G6P混合镜头的进光量和图像分辨率性能分别提高了15%和5%,整体厚度比7P塑料镜头减少了5%到10%。此外,2片玻璃镜片的产品也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与新工厂相比,成本优化,效率提升。继2020年重庆工厂竣工、2021年年中捷克工厂开始量产后,我们认为公司的模压和产能效率有望大幅提升,从而提升WLG混合镜头项目的出货效率,并通过优化成本来降低成本。

其他光学产品稳步发展。公司毛利率稳步增长,由于部分客户延迟出货,1Q21公司毛利率达到36.3%,1Q20相机模组业务毛利率转正。我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公司整个光学板块处于上升趋势,将继续为公司业务复苏做出贡献。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光学业务有望独立上市。瑞声集团拟分拆光学业务独立上市,同时光学业务仍是公司的增长动力。我们认为独立上市将有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因此未来采用SOTP估值法进行估值将更加普遍。

声学业务:小腔体扬声器模组生产标准化提高 瑞声科技是声学业务的佼佼者,声学业务是瑞声科技近十年来的业务基础。2017年之前,声学元器件的小型化和防水升级曾经带动了业务增长,但近年来竞争愈发激烈,尤其是2017年以后手机扬声器模组鲜有创新。

推出标准化小腔体扬声器模组。在安卓声学业务方面,公司1Q21推出的标准化小腔体扬声器模组,可令产品尺寸缩小20%-30%,在保持高音质的同时满足智能手机更轻薄的需求。

随着小腔体扬声器模组占比上升,生产标准化提高,继而产能利用率提升。以前瑞声的声学产品按批按单定制,所以每一个订单都需要准备生产线,单独制作模具,正常情况下每次在良品率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停工,然后为下一个订单拆卸并改装生产线。在小腔体扬声器被采用、渗透率逐步上升(我们预计4Q21渗透率有望达到20-30%)后,我们认为公司的安卓声学产品线将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收益率峰值水平,因此将受益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其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也将持续提升。

声学业务可能在短期内面临压力。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数据和我们的测算,1Q21中国和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温和,此外二季度是公司的传统淡季,疫情对公司在越南的产能产生了一定影响。

其他业务:主动布局,把握行业机遇

安卓触觉产品持续高速增长。随着游戏智能手机的流行,公司的横向触觉产品越来越受到安卓消费者的认可。瑞声科技公告显示,公司目前已覆盖所有安卓高端旗舰机型,正进一步向中低端安卓机型渗透,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速。

投资Ibeo,探索汽车业务。2021年6月瑞声科技宣布完成对LiDAR系统技术领先企业Ibeo的股权投资,与Ibeo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拟将瑞声科技在光学和成像方面的专业知识融入Ibeo下一代产品的发展。这使得瑞声科技的WLG技术和高精度制造平台能够拓展到汽车行业,Ibeo和瑞声科技也因此能够探索在消费电子等其他垂直领域的机会。

科技行业下半年投资机会分析:关注AR和汽车电子、智能手机新机会

本文来自今日头条,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AIIA人工智能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0)
AIIAW的头像AIIAW本站编辑
上一篇 2021-05-31 09:10
下一篇 2021-11-23 11:58

相关推荐